房子的演变
文:侯德云
都知道,房子是大事。一个人,一辈子,没有自己的房子,那是很难堪的。旧时,说一个人有出息,表现在什么地方呢?表现在,“光耀门楣”。把祖上的家业扩大,“门楣”扩大,脸上才有光,才有资格在人前炫耀一回。当下的风俗,差不多还是这样。
辽南地界的房子,主要有三种样式,穴居式、窝棚式、上栋下宇式。
穴居式,是满族住房的主要样式,叫地窨子。我没有亲眼见过,但能想象出来它的大致格局。大概跟菜窖子差不多吧。《后汉书》说满族前身挹娄人“处于山林之间,土气极寒,常为穴居,以深为贵,大家至接九梯。”真是了得,挪到地面上,就是九层楼。《魏书》说勿吉人“地下湿,筑城穴居,屋形似冢,开口于上,以梯出入。”当代人看到这样的房子,会吓一跳,以为坟地闹鬼呢。
在我老家的村子里,有几户人家的住房,从后面看,仅比地面高出少许,前面看,却是正常高度的平房。这种房子,我觉得或多或少是受了地窨子的影响,是穴居的进化。好处是冬天比较缓和,但夏天比较闷热。
窝棚式,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完全消失。俗称“马架子”。马架子还有一个名称,“卡杈房”。我老家的小村子,叫“卡拉房”,极有可能是从“卡杈房”转音而来。乡下人说话土,方言重,出现这种情况,很正常。由此说来,我老家的村庄,一开始,到处都是马架子。住这种房子的,自然都是穷人。当初闯关东的人,初来乍到,只能住这种房子。我的一位朋友,祖上在康熙年间来到大连地界,最初几年也是住窝棚。这件事是记在家谱里的,不会有假。
上栋下宇式,比较先进了。分四种,泥草房,平顶房,海青房,楼房。
泥草房,比窝棚先进了不少,但仍然很简陋。三檩或者五檩,起脊,乱石黄泥砌墙,茅草苫顶,墙面用泥抹光,也称“一把泥房”。
平顶房,至今也很常见。有土平房、砖平房、石头平房三种。我住过土平房和石头平房。我家的土平房,跟草房近似,也是泥抹墙面。石头平房,也不全是石头,墙角用砖,求的是盖房方便。老家的平房,早期,都是到海边拉碱土压顶。离海远的人家,一般是用沙泥拌盐水压顶。后期出现的“北京平”,则是用水泥和钢筋制板作顶,还常常用瓷砖装饰墙面。有人把这种平房叫“楼座子”,倒也形象。
海青房也很常见。它的原意,指的是用草和瓦混合苫顶的起脊房。一般是在房脊和边缘处苫瓦。后来把砖瓦结构的起脊房也叫做海青房。
为什么叫海青房呢?我很纳闷。随便翻书,看到一个解释,才稍稍释然。原来,那个“海”字,取的是广泛、广大的意思。旁证是,谁家院子里全部用青砖铺地,就叫“海墁院子”。“青”,自然是指青砖、青瓦。红砖是后来才有的,以前都是青砖。红砖的瓦房,还能叫海青房么?不好说。
楼房不是城市的专利,在乡下,如今也很常见。以两三层居多,下三间上三间,或下四间上四间。这是新农村的标志性建筑。